本田从2002年12月开始租赁世界上第一辆燃料电池汽车(FCV),并一直研发具有先进技术的燃料电池汽车。2016年3月,本田发布了全新CLARITY燃料电池汽车,通过优化燃料电池堆的结构、控制催化剂涂层膜中的水分分布、延长燃料电池寿命,实现了高性能、耐用和小型化燃料电池系统。即把燃料电池系统、电压控制单元和电机单元集成到一个燃料电池动力系统中。这种高度集成的设计使CLARITY FCV成为世界上第一辆将整个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安装在前引擎盖下的五座燃料电池轿车。
本田Clarity的造型设计十分个性,两侧大灯与中央的格栅通过狭长的镀铬饰条相连,新车采用了LED大灯,两侧还采用了LED光带设计,车身侧面的线条较为夸张,是为了提供更优化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使其节约能源损耗。而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是4915/1875/1480毫米,轴距则是2750毫米,同时虽然后备箱有近400升的容量,但由于氢电池排布,后备箱空间并不规则。
本田Clarity在内饰上也使用了像木质和皮质的装饰材料,而且在做工和用料上都做到了顶级,甚至比NSX还要讲究。中控使用了本田标准的信息娱乐系统,8英寸的液晶屏支持Carplay和Android Auto,以及SiriusXM Radio、HD Radio、Pandora等这些网络电台和有声读物。尽管它没能用上海外最新款CR-V上更新的内饰,Honda Sensing里像自适应巡航和前防碰撞预警等驾驶辅助也没有更新到最新版本,不过整体感觉已经足够居家,没有了那种过于科幻的冰冷感。当然,在这个互联时代,本田也为Clarity配上了HondaLink的手机应用,可以远程查看车辆的燃料状况、续航里程、附近的冲氢设施等等。
动力方面,本田Clarity搭载了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锂离子电池组安置在车厢地板下方。其所搭载的电机最大功率为174马力(130kW),燃料电池的功率为103kW。其加氢时间约为3分钟,JC08工况测试下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750km。
本田CLARITY采用前置前驱,电机输出动力+减速机构后直接驱动前轮前行,因此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变速箱。因此,车内换挡机构设置采用了简便的按键式换挡,就和雅阁混动的一样,使用起来非常轻巧方便。
Clarity根据客户需求不同,推出了三种动力组成,其中包括插电混动式车型(PLUG-IN HYBRID)、纯电动车型(ELECTRIC)以及燃料电池车型(FUEL CELL)。本田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对燃料电池的研究,此前曾推出多款试验车型,而Clarity Fuel Cell是本田首款正式销售的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堆工作时,氢气和氧气反应产生的水由阴极过量的氧气(空气)流带出。未反应的(过量的)氢气和氧气流出电堆后,经汽水分离器除水,可经过循环泵重新进入电堆循环使用,在开放空间也可以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因此比燃油车的排放物更为环保。
本田CLARITY车内有两个70MPa的高压储氢罐,最大储氢量为141升。据介绍,给储氢罐充满氢气也就只需要3分钟左右,和加汽油一样快速便捷,充满气单程续航达589公里(美国EPA循环测试标准),另外,据本田工程师介绍,本田CLARITY燃料电池车上搭载的氢气储存罐也是有使用期限的,日本行业标准为每10年更换一次。
氢燃料电池车加注的一般为加压液化后的氢气,如果泄露也只是以气体形式,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但是汽油则不同,如果泄露的话则散落一地,极易附着车辆或者物体上包围燃烧。相对来说,氢气还是比较安全的。
能源加注是车辆使用绕不开的话题,相比EV车型最少需半小时才能充80%电池,充满需要数小时来说,FCV车型通常可以在3-5分钟内完成能源补给工作。Clarity在70MPa的加氢站只需3分钟便可加满,并可在日本JC08工况下续航750km。在本田自主研发的小型加氢站SHS,仅能提供35MPa的加注,无法装满,最多充填约60%左右,该情况下可以保证约300Km的续航里程。
本田汽车公司全称为“本田技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本田技术研究所,建于1948年9月,创始人是本田宗一郎。公司总部在东京,雇员总数3万人左右,并且先后建设了本田美国公司、本田英国公司。
本田株式会社(ホンだ会社)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制造厂家,而且汽车产量和规模也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本田公司的经营模式十分灵活。在美国设立的本田分公司,1991年在美国市场上的销量已超过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名列第三。本田的雅阁和思域汽车一直来被用户评为质量最佳和最受欢迎的汽车。在欧洲,本田在英国也建立了分公司。本田公司汽车产量已高达约300万辆。